从小喜爱杂技表演的菲利普·帕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Joseph Gordon-Levitt 饰),长大后成为法国杂技名人,他来到纽约,想要完成在摩天大厦之间走钢索的梦想,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怀疑、误解、受伤之后,依然坚定地站在了世贸大楼之间的钢索之上。众目睽睽下,垫钢索的木块突然碎裂,在众人的惊呼声中,400多米高空之上的他,是否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
影片改编自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的个人自传。
云中行走相关信息
30秒预告 上演步步危机
“一个真实的故事”、“110层高”、“140英尺长的钢索”、“没有回头路”
云中行走海报
在新曝光的30秒中文预告中,几串简短有力的关键词将剧情一气呵成的串联起来,紧张的气氛让人屏息。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是女友、朋友、导师,甚至奉命逮捕他的警察们的关注和担心。而即将冒险行走于世贸中心双塔之间的菲利普?帕特却无半点犹疑,为“梦想”孤注一掷的果敢让有幸参与和目睹这件壮举的所有人动容。其中,导师极力劝说他系上安全绳索时,帕特暴怒申明自己的冒险不会允许“安全绳索”的存在,疯狂的“送死”之举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危机重重的《云中行走》让影片中饰演菲利普?帕特的囧瑟夫(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找到了“走钢丝”和“表演”之间的共性:“你置身影片之中,沉浸于表演,但周围一切都是嘈杂不堪的,所有纷乱围绕着你,而你必须要把自己从中隔离,不去想与之无关的一切事情。这跟站在钢索上时的状态是一样的。在学习如何在钢索上行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地方是相通的,当你开始胡思乱想‘我现在站的太高了’或者‘我要失去平衡了’,那可就真的完蛋了!” 由此可见,《云中行走》在刷新视觉奇观之外,还向观众传递了菲利普?帕特一种“钢丝上的生存哲学”——“当你呕心沥血的投入工作,却看上去游刃有余,这才是一种艺术。”
云中行走影评
1968年,17岁的法国人菲利普在一家牙医诊所候诊,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建造中的世贸双塔,也看到了他的梦想:他要在世贸双塔顶楼之间架一根绳,高空行走。
电影从他的童年开始,训练,离家出走,邂逅女友,一起从法国来到纽约,一路组队,追逐梦想。
作为恐高症患者,这是第一部让我看得捂住了眼睛的电影,整个观影过程都瘫坐在座位上。
然而这也是一部缺点非常明显的电影。
首先是,囧瑟夫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法语口音的英语,快速夸张的肢体动作,但没有神:没能表现出那种融合了疯狂与天才于一体的精气神。
主要的问题是,前期策划的过程被大大简化,这本应该是展示他黑暗面的大好机会,囧瑟夫没有机会发挥。黑暗面,才是王道,人人都喜欢小丑而不是蝙蝠侠。
其次是,编剧有问题,写出了一个英雄美人百炼成钢的故事。但真实中,菲利普这个人并不是标准的美国英雄,而是个混球式天才。
让我们看看真实中的情况:
1,菲利普在成功之前失败过一次,编剧选择了彻底略过这部分;
2,菲利普的女友并没有参与第一次尝试,菲利普第一次失败以后,才把她找来;
3,菲利普的精神状态已经接近崩溃,女友形容安抚他简直是不可能任务;
4,成功以后,在与他的女友重聚之前,他和楼下的女性崇拜者之一发生了性关系
什么人才会计划并实施这样的事情?我做不了,你也做不了,只有一种人能够做到:疯子。
片子太正能量了,这就是问题所在。他不像疯子。太阳光了,满脸笑容,充满魅力,人人爱他,天啊,他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人不会玩命,会恐惧,会退缩。
那个疯子,导演,请你把他还给我们。
如果导演有胆量拍一部黑暗而疯狂的电影,拍出那个真实的菲利普,那么这将是一部杰作。
现在依然是杰作,但却是一部匠气十足的片子,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励志片加奇观片。
ps:唯一能感受到他那股疯劲的,只有他在高空百般炫技;直到我开始恨他,希望他摔下去摔个稀烂。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训,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赞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对他们,质疑他們,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或许他们是別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