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起疑,亲自讯问柳一夕,但没有任何迹象证明她会谋害司马聃。太师曹安听到这个消息,大骂左丰坏他大事,因为小皇帝没死,而柳一夕却暴露了,等待他们的是杀头之罪。左丰申辩没人给柳一夕下指令,定是用药过度产生的意外情况。曹安命令上官剑侍密切注意小皇帝的情况,不能让他清醒过来,一旦情况有变,立即除掉司马聃。第二天早朝时,不见皇上踪影,大臣们议论纷纷。曹安趁机劝说王羲之,说皇上因对北方战事忧心忡忡,故积劳成疾,王羲之应主动请命率领大军北征,王羲之沉默不语。
曹安的人控制了御医们的诊断,皇上的怪病没有丝毫好转迹象。这可急坏了太后,她召来柳一夕,打听到黄初平家是金华名医,立即让属下召黄初平进宫医病。柳一夕听到黄初平的名字,一下犯起了病,太后一筹莫展。这时宫中来报,说三个御医全都投河自杀了,太后只得让下面贴出告示,重金从民间征召名医给皇上治病。可曹安的人马早早控制了宫中进出,尽管有多个神医揭榜进宫,均遭到卫士的暗杀。
黄初平没钱结住客栈的账,老板告诉他这个消息后,便去现场揭榜。进宫时差点遭其他人同样的命运,幸亏裴成及时赶到,把他带进右军府。从王羲之口中,黄初平得到了柳一夕的下落,王羲之也得知了黄初平先前的种种磨难。王羲之吩咐苏瞳先安排黄初平住下,找机会再送进宫去。曹安很快知道揭榜者正是黄初平,便考虑着应对之策。
太后见黄初平正是就他们母子的恩人,十分高兴。黄初平乘机提出要见柳一夕一面,太后应允。黄初平对柳一夕的近况大感吃惊,因为这个柳一夕让他感到非常陌生,也非常可怕。柳一夕似乎根本没有认出眼前这个人,让属下赶走了黄初平。黄初平给小皇帝治病,居然让这个谁也没有高招的司马聃安静了下来,太后大喜。
太后忧虑过度,深夜发病,黄初平被连夜召进宫为太后治病。黄初平切诊后称太后的病乃心病,太后叹服,召黄初平入宫为官,说自金华山遇刺后,常感叹身边缺少忠心耿耿的大臣,故时常生活在惊恐之中。黄初平婉拒太后的旨意,称只想请太后成全他与一夕的感情,太后不悦。曹安得知皇上病情好转,一下慌了神,决定让柳一夕对黄初平动手。左丰认为不如乘机取而代之,曹安担心朝中反对派甚多,不允。
深夜,柳一夕在宫中接到了来自太师府的指令,目标是黄初平,柳一夕恍惚中喃喃念着黄初平的名字。她来到黄初平住的地方,趁他不备,将毒药放进了黄初平的饭碗,之后匆匆离去。太后到黄初平处探视,因身体不适,让宫女在黄初平处熬药,太后将药倒进了黄初平的饭碗。
曹安紧急调集禁军,悄悄包围黄初平的住处。一只小猫不小心打翻了饭碗,中毒身亡,太后大惊失色,上官绝带禁军出现在黄初平屋内,见状以谋杀罪拘捕了黄初平。在刑部大堂,黄初平死不承认谋杀太后的罪名,被毒打之后押入死牢。狱卒们受上边唆使,趁机折磨黄初平,让他承认自己的谋杀罪名。
再说那天上官绝带走黄初平的时候,裴成曾制止上官绝的行为,可苦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黄初平清白,只好让上官绝将黄初平带走。现在他想想不踏实,认为这个案子很蹊跷,他决定到刑部打听消息。苏瞳看着裴成无计可施的样子,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原来她是曹安安插在右军府中的耳目,当年她一家被人杀害,是曹安收留并抚了她,于是凡是曹安的命令,她历来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次情况表明,王羲之已是万劫不复了。狱中,狱卒们想出各种办法来折磨黄初平,黄初平已是九死一生。
黄初平坚决不认罪,左丰没办法,只好准备好供状,强行让黄初平画押。曹安怕夜长梦多,指示要速速给黄初平定罪。他此举还有一个意图,那就是黄初平是王羲之带进宫的,王羲之此番脱不了干系。
王羲之此时也在分析当前局面,他认为所谓黄初平谋杀太后是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否则怎么事发当时上官绝会出现在现场,在联系到不久前的金华山刺杀事件,阴谋论似乎更显成立,这黄初平是所有环节中的关键人物。果然曹安进宫去试探太后的意思,称黄初平进宫是王羲之所为,暗示王羲之是幕后黑手,太后沉吟不语。
太后坐不住了,亲自去死牢审讯黄初平。黄初平当太后面依然否认投毒,太后从黄初平的眼神中逐渐感受到信任,鼓励黄初平申诉。黄初平欲言又止,太后似有察觉,可黄初平三缄其口。太后告诉他毒下在他自己的饭碗中,除非他想自杀,否则就难以解释了。左丰见太后夜审黄初平,怕事情会有变故,急忙向太师报告,并建议赶紧杀了黄初平。太师权衡再三,同意了左丰方案。
太后得知黄初平要被处死,不得已只好牺牲贴身的两个使女,让她们自杀认罪顶替,然后连夜召王羲之进宫。等王羲之进宫的时候,两个使女已自尽,并留下遗书。太后说这就是谋杀她的凶手,令王羲之哑口无言。太后说案件已水落石出,着人去刑部大牢宣布释放黄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