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朝堂又掀立储之争 田光为保刺秦成功自杀
经过了邯郸的生死之劫,嬴政不禁感慨,若不是公孙丽陪在自己身边,自己只怕早就命丧九泉了,因此对她之言毫不拂逆,就连公孙丽替楚良人求情,请求恢复楚良人的位份一事也是一口答应。他知道,这个世上只有自己的丽儿始终一心侠义为人,从不改变,而且他也终于认清了自己对公孙丽的心,知道这个善良聪慧的女子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在寻找的那个与自己携手相伴一生的人。公孙丽得知嬴政早在当初自己在邯郸救下她的那时候,便从自己随身所带的明月玉佩上认出了自己是与他一起看月亮的小女孩,并且一直念念不忘地将自己牵挂在心中,不禁心中感慨,这份深情,虽然曾被她不屑一顾,甚至是怨恨唾弃,但是如今,却成了她最大的安慰。
楚夫人的婢女从公孙丽宫中侍女口中得知自己被恢复了夫人的位份,又可以重回昭德宫了。前一刻还在为自己被贬一事忧虑得生不如死的楚良人得知后惊喜不已。
嬴政病愈临朝,昌平君进言立嗣,并大力举荐自己的学生,身有楚国血统的长公子扶苏,嬴政并未表态,但是朝中大臣却是一片哗然,众人皆看透了昌平君的用心,却也不敢多言。下朝后,昌平君进宫面见楚夫人,将立储一事相告,他本想撺掇楚夫人以身为抚养扶苏的母妃之尊,来与自己联手促成此事,哪知楚夫人却因了这一场起伏,对伸手扶助自己的公孙丽心存感激,不想再与她争斗,昌平君以立储之后所能得到的种种巨大利益和为母国争取生存之机相饵诱,终于说服楚夫人同意与他共同努力,辅佐扶苏登上太子之位。
然而两人不知道的是,嬴政早就看透了昌平君的心思,他一方面担心扶苏与同为楚人的昌平君向来亲厚,若是立其为太子,将使得野心勃勃的昌平君成为第二个吕不韦,二来也是因为更加喜欢天明,觉得他果断率直的性子比宽仁敦厚的扶苏更加适合做帝王,因此便与公孙丽商议,想要立天明为太子。公孙丽本身不愿身陷权谋之争,也知道自己的儿子生性淡泊,向往自由不喜争斗,只怕无法在这残酷的政权争斗中生存下去,更何况他并非嬴氏血统,因此百般拦阻,想要改变嬴政的心意。可嬴政却认为,天明只要坐上了帝王之位,就一定会是个好君王,可以带领大秦走向巅峰,更可以长久地替自己保护公孙丽,至于血统,他丝毫不在意,因为自己本身就非嬴氏血统,这一点无须在意,公孙丽见自己说服不了嬴政,心中很是担忧。
李斯受嬴政之命,在暗中密切注意诸国的动向,这天,他抓住了几名楚国的眼线,截获了他们窃取的秦国战略情报,他知道兹事体大,连忙深夜进宫,向嬴政禀报。嬴政闻言却一副成竹在胸毫不在意的样子,也没有下令继续追查情报的来源,李斯不知嬴政心中作何打算,也不敢逾矩再查。
荆轲下定决心要去刺秦,任凭盖兰再三苦劝也不改初衷,盖兰只好哭求他为了自己而尽力保全自身安危,虽然她知道这些话说也无益,可还是在心里存了一丝侥幸,或许,她的荆大哥此去只是有惊无险……
田光深知嬴政生性多疑,只怕荆轲降秦会被他看穿,为了打消嬴政的疑心,他多次与太子丹商议将自己处死,来迷惑嬴政,太子丹却不舍得自己这位忠心耿耿的谋士,一直不肯答应,而田光却是铁了心要这么做。就在荆轲临走前,他深夜拜访,拜托秦舞阳与荆轲同去咸阳,并依依不舍地叮嘱了两人一番。荆轲知道自己此去必死无疑,并不想连累秦舞阳,秦舞阳却故作轻松地说,自己向来惜命,此去只是陪同他,免得他被得知燕国降秦而心存怨恨的其它五国找麻烦,绝不会与他一同送死,荆轲这才同意。秦舞阳不知内情,见田光神情悲怆莫名,仿若生离死别一般,十分奇怪,还道他是因荆轲此去有死无生而感怀,却不知田光随后便去见了太子丹,不顾他的反对,当场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