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出访新加坡
邓小平继续外访之路,他出访了新加坡,李光耀总理热情地接待了他和他的妻子卓琳。另一方面,中央也在看会讨论全党重心转移问题。陈云同志讲话,他知道大家都有很多顾虑,中央还没有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矫正。他还提出现在中央会对六十一起重要的代表案例进行平反,这是中央的责任,与个人无关,这是陈云同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干部被打倒,对文革中被打成叛徒的干部应该平反。第三个问题就是陶铸的问题,他的材料现在在中央专案组,而且现在中央专案组和中央组织部并存的情况需要中央作出取舍。第四个问题就是彭德怀事件。第五就是康生同志的问题,中央应该在适当的事件对康生的错误作出批评。
曹慧作为特约记录者也参加了陈云的讲话,陈云提起去年自己要为邓小平平反的讲话并没有上中央简报,这一次,自己的讲话内容一定要上简报,要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为了接待邓小平,李光耀总理特别在他的座位底下放了个痰盂,而且还特意给他准备了烟灰缸。但是在宴会上,邓小平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并不能吸烟,但是他还是很感谢李光耀总理的善意。
李光耀总理表达了极度想要和中国合作的心情,宴会气氛一派融洽。曹慧把内容整理好后,就发了简报,她变把简报呈给陈云及在座的其他领导人看,大家都很开心。陶铸的女儿赶紧回到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但是陶夫人却很忧伤,她想起了过世的陶铸。
1965年应上级通知陶铸被遣去别处,当时他的身体就很差了,他没有让夫人陪自己照顾自己,而是让夫人照顾好女儿。陶铸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可能再也见不到亮亮了,他要夫人告诉女儿自己让他受苦了,但是自己是清白的,要亮亮一定要坚强。听到这里,亮亮在母亲怀里哭得一塌糊涂。
邓小平虽然远在新加坡还是放心不下国内的事情,他看了中央简报上面陈云同志提出的六个问题还有其他同志的一些发言,他觉得很欣慰。中央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同志们的思想也渐渐开放了,中国的政治和工作重心也逐步走向正轨。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
邓小平回国后听取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希望中央有个明确的态度,还希望邓小平同志能在中央政治会议结束的时候发表和讲话,统一意见。邓小平觉得这次会议开展的很成功,大家贯彻了毛主席的思想,有错必纠。而且他还建议,在会议上同志们提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应该在中央再仔细梳理一下,上报给华国锋主席。中央研究了大量的意见,终于开始了大规模正式的平反工作。
但是这次的大规模活动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冲击,曹慧的同事就很不能理解,他觉得突然一下子什么都是错的,那这样的话我们的党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曹慧的思想早就渐渐转化了,她认识到变则通,有错必纠,大家现在必须要换个思路来看问题了。
亮亮给已经过世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并把它寄到了人民日报,在信中,她叙述了父亲的一生,还有父亲的铮铮铁骨和对党对国的热爱。这封信被发表了,建国买了五十份,发给同学们看。
吃饭的时候,邓小平发现饭桌上的气氛很不对劲,卓琳便把思亮写的《一封终于发出去的信》给他看了。现在不仅是中央,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勇于纠错,思想解放的热潮。对于“两个凡是”的问题,华国锋同志承担了责任,很多同志也做了反省,邓小平在讲话上告诉大家要以大局为重,还要增加三个政治局常委。
虽然视力逐渐下降,但是邓小平还是坚持看中央简报。还有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就是,上海宝钢的水源问题也解决了,上海人民决定把黄浦江上游的水让出来。老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宝钢的工人们,他鼓励大家要抓紧时间筹备,早日开工,我们的钢产量不能永远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大家受了鼓舞,都很有信心和干劲儿。
有很多知青联名写了一封信给邓小平,希望能够早日返城。这信是通过曹慧的手递上去的,她问老田有没有息息,老田觉得邓小平同志太累了,不能再拿这种事情麻烦他了。
邓小平一直在想亮亮的信,他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最后敲定题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要改革开放,要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他还很关心工人待遇问题,产量日日攀升,这些都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