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告诉朱棣前些日子张氏带着朱瞻基前来,孩子伶俐懂事,比高炽要强得多,倒是很像朱棣年少时候的样子。朱棣也很欣慰,还特意弄了一个藏书阁,希望让徐妙云慢慢看,因为他知道徐妙云很喜欢看书,徐妙云轻轻说着好,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朱棣守在旁边,为徐妙云盖好毯子。
私下朱棣召见了盛先生,逼问实话,因为最近徐妙云经常晕厥,他想知道徐妙云的身体究竟如何。盛先生不敢隐瞒将最近徐妙云的脉象给了朱棣,盛先生表示徐妙云本身身体就不好,和朱棣成婚之后又琴瑟和鸣,诞下七个孩子,病就是如此才落下的。后来徐妙云留守北平时候病情加重,尤其是李景隆进攻时候她将所有的太医都给召集城墙去了,而她却不顾自己的身体,盛先生认为徐妙云就是耽误太多了,现如今已是油尽灯枯。
朱棣跌坐在龙椅上,逼问盛先生要如何医治,不管需要什么药材他都可以寻找来,盛先生无奈表示自己已经尽心竭力,但却无法留住徐妙云的生命。朱棣也知道责怪盛先生无用,只好让其退下。但忽然,朱棣叫住了盛先生,他的风湿也是盛先生治好的,西苑的太监马上要死了,也是盛先生救回来的,他一直都觉得盛先生是起死回生的名医,不相信他救不回徐妙云,盛先生无奈只好下跪。
朱棣让太监沐敬下旨,今年的死囚一律暂缓,着刑部逐一斟酌,能宽大的就宽大,原本发配的,家中有老人的可以立即释放,并要宫中不再杀生,除了徐妙云那里,任何地方都不许吃荤,并且要寺庙为徐妙云祈福。沐敬离开之后,朱棣坐在地上悲痛大哭。
徐允恭在府中病逝,徐妙云亲自去祭奠,也因此身体更加沉重了些。徐妙锦带着徐妙锦来了厨房,回想当初大家在这里偷吃烧鹅,感觉才不几年的事情,却只剩下现在姐妹二人了,徐妙锦认为徐允恭是被朱棣逼死的,她本来以为自己和徐增寿好好帮朱棣,朱棣就能保护徐允恭无碍,可是徐增寿丢了性命,也只能保住徐允恭半条命。对此徐妙锦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本想责怪徐妙云,徐妙云却忽然晕倒在地。
朱棣得知情况慌忙赶过去,也知道徐妙云的心思,传旨让徐允恭的儿子继承了魏国公徐达的爵位。当朱棣见到徐妙云的时候,她已经穿戴整齐,就好像当年成亲的样子,徐妙云询问朱棣她是否好看,朱棣搂着徐妙云,称赞她最漂亮。徐妙云露出最美的微笑,双手捧着朱棣的脸颊,叮嘱朱棣一定要记住她的样子。
朱棣想要将朱高炽等人都叫进来,可是被徐妙云阻止了,此时的她只想和朱棣单独在一起,也问起了高隧,朱棣忙回复已经下旨让他赶回了。徐妙云知道自己等不到了,依偎在朱棣的肩膀,徐妙云想起了以前在凤阳的时候,那时候只有他们两个人,朱棣就一直让徐妙云这么靠着他,听朱棣讲一天的见闻。那块他们耕种的土地又该施肥了,,哪家的后生又看上了哪家的姑娘,那样的日子真的太好了。说着说着,徐妙云就在朱棣的身边没了声音,朱棣惊恐的叫着徐妙云的名字,门外的徐妙锦和朱高炽听闻里面朱棣的哭喊声,顿时泪如雨下。
朱棣一直不让皇后入殓,这也急坏了朝臣们,此时姚广孝来到。
在内堂,朱棣一直守着徐妙云就是不肯出来,朱瞻基前来跪拜,被朱棣给往外赶,朱瞻基恳求让徐妙云入葬,苦苦恳求朱棣让徐妙云能在天之灵安心,朱棣眼泪滚落下来,反复重复着在天之灵几个字,真的希望徐妙云能在天有灵。
郑和带着番邦的使臣回来,朱棣此时身体也大不如前,尤其是手脚麻木,朱棣对各国使者也都进行了赏赐,对于郑和带回来的各国大夫,想留下的可以留下,不想留下的可以离开,随着下次郑和下西洋离开。朱棣觉得如果徐妙云活着也一定会和他的做法一样。
姚广孝奉命修书,三年时间不曾懈怠,修了一万多册书,朱棣让所有人下去,唯独留下了姚广孝,说起了皇后徐妙云生前最喜欢读书,可是这些书她都没能看到。
得知漠北换了新可汗,朱棣提出要出巡北平,让太子监国,皇长孙朱瞻基随行出去。一路查看漕运的情况,还设立了茶叶交换马匹的制度,同时册封了三个瓦剌的酋长,夏元吉猜测这是朱棣打算迁都北平了。
朱棣派去漠北的使臣被斩首挂在城门口,朱棣忍无可忍命人出兵漠北。海别让现任可汗本雅失里好好打仗,只要这一仗能赢了,他就成为值得追随的人了。乌兰图雅现如今也已经病入膏肓,海别心中难过,亲人越来越少了。
朱棣对于现在大兵攻打本雅失里,不知道其它两部什么打算,询问朱瞻基的意思,朱瞻基认为三部都乐见其成,因为纵然这次出兵大胜而归,其它两部都很开心,最起码是重创了本雅失里,这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朱元璋倒是对朱瞻基的看法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