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接到咸丰的手谕要他与洋人周旋。而此时的洋人是猫,大清不过是只耗子,周旋的结果,或是被吃掉,或是签下城下之盟。恭亲王知道,丧权辱国的千古骂名从他留下的那一天就背定了。但皇命不可违。更深层的原因是,即使丧权辱国,大清江山是爱新觉罗氏的就成。作为大清的王爷,国难当头,国家的利益远比不上爱新觉罗氏的利益。
英法联军没有直接攻进北京城,因为他们的侵华的目的不是占领某一座城市,而是谋求在华的最大利益。为了恐吓大清的咸丰,一把火烧了圆明园。
逃跑的咸丰看不到红透天际的大火,留守的恭亲王却看得到,怒发冲冠,他匹马单枪冲出城,不料被一箭射中……
原来,命军士射中恭亲王的是他的岳父桂良。目的是阻挡恭亲王逞匹夫之勇。他对恭亲王说,要真能以一人之勇救得天下,也不会有今日之难。他让恭亲王别忘了自己的使命和京城的百姓。恭亲王痛哭嚎啕。
远在热河的咸丰听说圆明园被烧,连声大喊“奇耻大辱”,急火攻心病倒了。他传旨僧格林沁就地正法巴夏礼,以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仇。为此,慈禧说出了一番很有见地的话,却遭到了以遵守祖制为准则的慈安皇后的喝斥。
与此同时,英法联军送来要求签订城下之盟的条件。除了全面修约,认定天津、南京条约的续加条款,英法谈判代表带兵进京外,还有一条,就是要释放巴夏礼和随行人员。否则,血洗京城。
为此,恭亲王赶到刑部大堂,来提巴夏礼。谁料,巴夏礼没了踪影。原来,大臣文祥怕僧格林沁带旨而来,巴夏礼人头落地,就更不好收场啦!抗旨不尊,有杀头之罪。恭亲王告诉文祥,把罪过都推到他身上。恭亲王终于放了巴夏礼。
放了巴夏礼,肩负咸丰秘密使命的宝鋆和沈兆霖怀疑恭亲王与洋人有秘密交易,他们暗中布置军队,准备对恭亲王动手。
恭亲王对在京留守的大臣们说,自己要与洋人谈判。僧格林沁,则要与洋人决一死战。恭亲王一番话,叫僧军门只得把大刀砍在石头上。
与此同时,热河临时军机处,几位军机得知恭亲王要与洋人谈判,放走了巴夏礼,义愤填膺,大骂恭亲王卖国、抗旨。决定向咸丰参奏。
恭亲王忍受屈辱开始筹划与洋人谈判的法码。枪炮下的谈判又能有有法码?顶着卖国贼的名声,为的就是留下象征着大清江山北京城、皇宫、太庙。恭亲王内心的苦闷、痛苦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出来的。他只能对红颜知己瑞竹姑娘透露一二。
对于肃顺等人的参奏,咸丰拿不定主意是该惩处恭亲王,还是默许恭亲王。慈禧和慈安的一席话叫咸丰似乎明白怎么办对自己更有力。他传旨告诉恭亲王,答应洋人条件,叫他们赶紧滚。暗中,他又与肃顺商量,给宝鋆和沈兆霖下了一道密旨。他怕洋人,更怕自己的六弟。因为,洋人不会来中国做皇上。不想,隔墙有耳。慈禧在帐后全听到了。
次日,慈禧跟咸丰说要散散心,出了宫。肃顺不放心,差人暗中跟着,不想那盯梢竟鬼使神差,调戏妇女,被人打了一顿。在一家茶馆内,慈禧跟掌柜的闲聊了一会儿……
恭亲王在府中与人商谈和洋人谈判事宜……
一护卫引一商人模样的人进来,恭亲王显然认得此人,忙让左右退下。
宝鋆交给沈兆霖一份六百里加急的旨意,黄笺上明显是肃顺的笔迹。沈兆霖看罢,大吃一惊。咸丰叫他们立即动手,免得叫恭亲王与洋人联了手。
恭亲王提前来到礼部衙门,准备与英法联军的代表谈判。尽管他知道所谓的谈判不过是好听一些,其实就是来无条件接受不平等条约。
恭亲王一进衙门就觉得寒气逼人。他叫人传来宝鋆和沈兆霖,对他们说,皇上有什么旨意,你们要及早不赶晚。免得叫洋人误会,引发大的乱子。
宝鋆、沈兆霖知道恭亲王看破了他们的计谋,忙跪下说出了自己的两难心情。恭亲王没有怪罪他们,他说,你们只是两难。而我是千难万难,还要背上千古骂名啊!你们要是一刀真把我杀了,我反倒一了百了啊!可是我不能死,我姓爱新觉罗。他说着拿出一把手枪,抬手射中了一只飞过的乌鸦。接着交给宝鋆,告诉他,一会儿与洋人谈判时,自己如有一丝一毫借重洋人篡位之言,宝鋆可当场打死他。但是埋伏的士兵必须撤除。恭亲王的一片良苦用心,引得宝鋆、沈兆霖伏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