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吴开战曹休落陷阱 司马懿以逸待劳破吴军
曹叡认为周舫既然来降,那理应接纳,他让曹休为主将,司马懿为副将,率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前去接应,司马懿自谦说自己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合出战,然而曹叡却态度坚决要求他必须出战,司马懿只能领命。
曹叡虽年少轻狂,却也思虑颇多,懂得驭臣之道,他初登帝位却事事都要由辅政大臣把持,因此便总想找些由头将辅政大臣除去。此次接应周舫,倘若成功便是司马懿与曹休两个人的功劳,若失败了,也是两个人的错,朝廷的着两股势力始终是均衡的,不会有太大偏颇,曹叡的帝位坐的也稳当些。
曹休与司马懿分别带兵,曹休以小人之心猜测司马懿会暗中偷袭于他,曹真给他出主意让他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留在他军中,这样司马懿行事也会投鼠忌器。
这日司马师正在为怀孕的妻子夏侯徽描画肖像,夏侯徽的大哥夏侯玄前来看望,夏侯玄是曹休的外甥,此次会与曹休一起出征。他认为司马师如果跟随司马懿出征,难免落下承袭父辈恩泽的口实,于是让他随曹休出征,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司马师一心想着凭借自己的本事在军中有所作为,也没往深处想便答应了夏侯玄的建议。司马懿得知此事之后,便知是曹休为了制衡他,而故意让夏侯玄前来游说司马师的。
司马懿出使东吴的时候曾见过陆逊,他清楚陆逊乃是洞察人心、管下驭人的高手,周舫想从他手底下拿一个郡送给大魏,这难度难于登天。因此他断定周舫必是诈降,但现在既然已经领了皇命带军前去接应,那也只能见机行事,他向曹叡推荐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贾逵作为曹休的督军,以此制衡自大的曹休。周舫约定的接应地点在鄱阳石亭,这个地方背靠湖泊,傍依长江,易攻难守,如果曹休大军进入石亭,那东吴只需要两面合围,曹休必败。司马懿委托贾逵,无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曹休阻挡在石亭之外,否则是有进无退。商议军事之后,司马懿请求贾逵照应曹休军中的司马师,如遇危机关头,希望贾逵能救司马师一命。
吴军大营内,陆逊与众将商议作战策略,周舫果然是诈降,他将魏军的一举一动都报告给了陆逊,陆逊只待魏军进入石亭,便可瓮中捉鳖。
曹休大军前往石亭,贾逵阻拦进入,曹休在犹豫之时,周舫骑快马前来亲自迎接,见眼前的周舫披头散发狼狈至极,曹休有些得意忘形,扬言杀进城中为周舫报仇。曹休认为陆逊兵马不多,魏军有十五万人马,根本无须如此小心,不顾贾逵劝阻,全力进军并传令让司马懿尽快汇合。
司马懿带军行至距离鄱阳不远处的夹石,此地地势险峻,司马懿不管曹休全力进军的军令,命自己带领的五万士兵在夹石布阵,此地是从石亭逃走的必经之路,曹休进石亭之时,司马懿便知曹休必败,因此他必须留在夹石做好防线,为魏军留好后路,不至于全军覆没。
周舫带领曹休以及十万大军进入石亭,江边停靠不少船只,周舫称船上安排的都是犒赏酒肉,自己先上船安排一下。等曹休发觉是江边的船只全部都是战船时,陆逊已经在船上排兵布阵好了。陆逊发出进攻的军令后,石亭周围的山上埋伏的吴军全部出现,吴军由高处投下巨石、巨木、弓箭等,曹军顿时溃不成军。
曹休让传令官催促司马懿前来救援,否则就杀了司马师。司马懿清楚此刻无论进入石亭多少兵马,也都会落入陆逊之手,他绑了传令官,坚守在夹石,他相信天黑之前曹休一定会率领残余部众逃至夹石,吴军也会追杀到此,他率领的五万兵马只需在此以逸待劳,定可击败吴军。
贾逵让曹休带军先行撤退,自己留下断后。曹休兵败逃至夹石,陆逊追击至此,发现周围布满了司马懿的士兵,立刻下令收兵。司马师在石亭之战中身受重伤,逃回来的士兵中并无司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