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妙计
秀英在城门口恰巧碰到从大营回来的元璋,她当即对元璋气走军师的行为大发脾气。元璋被秀英说得无地自容,只好调转马头追赶刘伯温。等追上刘伯温的车马,元璋是好说歹说,求爷爷告奶奶的,终于得到军师的谅解。为了让刘伯温回应天,连安丰都不去了。
刘伯温刚回应天就使了一招围魏救赵。对外大张旗鼓宣布发兵安丰,其实兵发庐州,打通进兵平江的门户。按军师的安排,元璋和徐达领大军进攻庐州,张士诚必分兵回援。汤和则带骑兵和火炮队先行一步,在援军必经之地设下埋伏。只待援军一到,就炮火齐发,全歼回援部队。随后常遇春领一支轻骑兵直奔安丰,那时攻守两方已两败俱伤,张士诚无力阻止常遇春进城。即救安丰,又取庐州,众人一听连连称妙。但刘伯温提出一个要求,如果小明王和刘福通未死在安丰,就将此二人软禁在滁州。元璋应允。
同时刘伯温也没忘记陈友谅这一隐患。陈友谅已有几十万水军,上百艘巨舰。如果他趁应天兵力空虚时沿江而下,恐怕比张士诚更具威胁。唯今之计只有先把洪都百姓安置在吉安,驻军则死守空城。只要拖两个月时间,待朱家军把张士诚赶回平江,就集中兵力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先除陈友谅,再灭张士诚,一统长江两岸五省就指日可待。
军师安排停当,各将依计分头行事。元璋处理好军务已是深夜,想去看看高敏。在门口听春香说高敏已经休息就作罢,转身回自己房间,却不知高敏在屋内孤独痛苦,无法入眠。在回房间的路上,元璋遇到了玉婷。现在玉婷心甘情愿为元璋洗脚,已无第一次成亲时的刁蛮。两人说说笑笑,好不亲热,只是苦闷了高敏和秀英。
这几日高敏日渐憔悴,心中惦记着弟弟想回草原的遗愿。而大都的扩廓帖木儿尚不知好兄弟朵而只已死,只当他留恋江南美景不愿回北方。他已接到皇帝谕令,即将赴河南以防张士诚另有异心。这时去南方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报,朵而只带人行刺小明王和刘福通时被俘身亡。但具体是谁下令诛杀朵而只有各种说法,一说是刘福通,一说是朱元璋被迫为之。扩廓帖木儿闻言跌坐在座椅上。
高敏出走
不论元璋如何隐瞒,高敏还是知道了要出兵救援韩林儿和刘福通。她没想到元璋对发过的誓言会出尔反尔,只觉得自己错爱了元璋,便不辞而别,只身踏上回乡之路。因连日忧虑,气虚体乏,晕倒在明月庵前,被几名尼姑抬进了庵内。
秀英听到丫环春香的禀报也是心中一急,高敏已身怀有孕,此时如果骑马奔波只怕会伤及胎气。她骑快马追赶上去,路经明月庵时看到门前有匹马似高敏坐骑,便进庵查看,果见高敏在庵主房内休息。秀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高敏明白打庐州援安丰是为了保朱家军安应天府而不得不为之。如一时意气用事让张士诚拿下安丰,杀了韩林儿和刘福通,那应天用不了多久也会成为张士诚的囊中之物。一番说道,总算让高敏放下包袱,答应在庵中休息一天体力恢复后就返回应天。
秀英先行回府,可刘伯温却劝秀英让高敏回北方。目前朱家军要攻庐州,又要防陈友谅。如果驻守汴梁的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知道朵而兄死讯,再南下应天,朱家军势必无力抵抗。所以高敏去汴梁,才会让扩廓帖木儿不再发兵寻仇。秀英想了想,虽对不住高敏,可只有如此才能免应天之危,希望高敏能识大局。为防再出意外,施都尉率轻骑护送高敏往汴梁,并让春香一同前往贴身照顾高敏。这个决定也有风险,扩廓帖木儿有可能会挟持郡主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逼迫元璋接受招安。不过秀英相信高敏定能化险为夷。
战事已到紧要时刻,刘伯温亲笔写了封书信,请好友喜阳道长下庐山相助,赴江州办事。事关重大,刘伯温在信中详细嘱咐,求道长务必要相助。
世事难料,张士诚得知元璋要攻打庐州,急命大将吕珍回援。汤和部队粮食辎重太多,又遇大雨阻路,到达埋伏地点时,吕珍的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回到了庐州城。事已至此,急也没用。元璋只能强打精神,准备一场攻坚战。